起名要點:注意字音好聽
中國人的名字一般由兩個或三個字最多四個字組成,而漢字,常常是一個字一個詞或一個詞 根 ,一個字有一個字的聲調和音韻,幾個字組合在一起,就會有不同的整體音韻效果。有的人名字好聽,有的人名字不好聽,其根本原因就在于音韻搭配的合理不合理。而一個人的名字 起得好不好,首先就在于讓人叫起來是否順口清晰,讓人聽著是否和諧、響亮。這就要求我們注意起名用字的整體音韻效果。這里請讀者注意如下幾個主要的問題
(1)避免姓和名的聲母和韻母相同。
漢字字音是由聲母和韻母拼在一起發出的聲音。名字字音是否響亮、悅耳,起主要作用的是聲調。舊體詩詞之所以顯得抑揚頓挫,音韻有致,一個突出的特點是聲調的和諧。漢字聲調有四聲,分作陰平、陽平、上聲、去聲,而我國的姓氏從聲調分,也就這四類。如陰平有孫 、江、安、高等,陽平有劉、王、楊、陳等,上聲有董、李、魯、伍等,去聲有謝、賀、鄧、趙等。因為姓氏聲調不同,就要注意名字的聲調的不同組合,使之具有錯落有致的效果,千萬不要太死板、僵硬。

起名要點:注意字音好聽_寶寶起名
例如:“汪”(wāng)是由“烏”(w)昂(ang)所拼寫成的,取名時不宜為“汪文威”(wāng wén wēi)三個字的聲母相同,讀起來很不順口“包伯幫”也犯了同樣毛病。如果將兩個名字互 換一個字,改成“汪伯威”和“包文幫”或“汪文幫”和“包伯威”,便動聽得多了,相領 兩字的聲母盡量避免相同,讀起來才上口。同樣,韻母也要注意這個問題。
(2)避免姓名的字音與不雅之詞同音。
例:李始、韓淵、史詩、杜子達等名,看字義都很文雅,但容易在口語里讀成 你死、喊冤、死尸、肚子大等。
(3)避免姓名的平仄聲相同。
現代漢語不講平仄,以四聲論之。所謂四聲的陰平、陽平、上聲、去聲,我們講要注意聲調效果,也就是指名字組合在讀起來或聽起來要有平仄效果。
例如:“柳景選”三個字全是上聲,讀起來很繞口,便不如“柳敬官”好聽。“張 書襄”都是平聲,便不如“張叔向”好聽。“紀仲憲”都是去聲,不如“紀忠賢”好聽。
男寶寶好聽的名字大全
己恭、民惠、民義——《論語》起名:“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
幽蘭、含清——東晉·陶淵明《飲酒二十首》起名:“幽蘭生前庭,含薰待清風。”
化先——《文選·顏延之(應詔觀兆湖田收詩>》起名:“開冬眷徂物,殘悴盈化先。”
俊月
如山——清·黃遵憲《過安南西貢有感》起名:“班超投軍氣如山,萬里封侯出玉關。”含有雄心壯志之意。
矯鷗——東晉·陶淵明:“弱湍馳文魴,閑谷矯鳴鷗。”
敏贍——《南史·藏盾傳》起名:“盾為人敏贍”。
家熙
文博
太皓——《后漢書·郎凱傳》起名:“太皓悅和,雷聲乃發。”
貫博——《后漢書·班固傳》起名:“遂博貫載籍”。
昂昂、青云、云志——唐·李渤:“昂昂所負青云志,下看金玉不如泥。”
翰柔——左思《詠史》詩:“弱冠弄柔翰,卓犖觀群書。”
浩博
善淵、善仁、善信、善治、在能、善時——《道德經》起名:“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像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韶暉——唐·皮日休《奉和魯望春雨即事次韻》起名:“織恨凝悉映鳥飛,半旬飄灑掩韶暉。”
堅正——《北齊書·崔昂傳》起名:“昂有風調才識,舊上堅正剛直之名。”
睿哲——《三國志·魏志·高柔傳》起名:“允迪睿哲,敷弘大猷,光濟所軌。”’
殷痕——清·黃遵憲《過安南西貢有感》起名:“今豈無人探虎穴,寶刀難染血痕殷。”含氣吞山河之氣概。
居封——清·佘懷《板橋雜記》起名:“欲投筆磨盾,封狼居骨。”
路崎、讓功——《菜根譚》起名:“人情反復,世路崎嶇。行不去處,須知退一步之法;行得去處,務加讓三分之功。”
信芳。《離騷》:“茍余情其信芳”。如京劇表演藝術家周信芳。
茂庸——王儉《褚淵碑文》起名:“帝嘉茂庸,重申前冊。”“茂庸”指盛大的功業。
墨林——清·葉遷官《吹網錄·虎丘賀方回題》起名:“茲錄數章于后,聊以存墨林一段。”
如玉——宋·楊萬里:“加今才是十三夜,月色已如玉。”
俊馳(出自成語:俊才星馳)
若木——《楚辭·離騷》起名:“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遙以相羊。”
不平——唐·賈島《劍客》起名:“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含有正義如山,掃遍天下不平事的豪邁氣概。
慶表一一晉·張華《正德舞歌》起名:“象容表慶,協律被聲。”
蘊玉、山輝——晉·陸機《文賦》起名:“石蘊玉而山輝”。
英標——宋·劉過《懷古四首·為知己魏元長賦兼呈王永叔宗丞戴少望》起名:“男兒無英標,焉用讀書博。”
越彬 (彬:形容文雅 )
光耀——唐·柳宋元《答吳武陵非國語書》起名:“足下必大光耀以明之。”
萬鈞——《后漢書》起名:“雷霆之所擊,無不摧折者,萬鈞之所壓,無不糜夭者。”含威偉之意。
迅羽——《文選·張衡(西京賦)》起名:“乃有迅羽輕足,尋景追括。”
嘉潤
年程——李平復《微詞:孝法》有:“赫赫年程應猶許”之句。含德高望重,資歷深厚之意。
雨佳、雨詩——宋·李清照《攤破院溪沙》起名:“枕上詩書閑處好,門前風景而來佳。”
堅勁——清·鄭燮《竹石》起名:“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善登——《三國志·吳書》起名:“從善如登,從惡如崩。”
海琪
沾一——唐·呂溫《及第后答渲關主人》起名:“一沾太常第,十過潼關門。”古人稱受皇恩為沾恩,登第為“受恩”,故將一舉登科稱“一沾”。
言盛、言恭——《周易·系辭上》起名:“德言盛,禮言恭。”
鑫鵬 鑫:財富 鵬:比喻氣勢雄偉
高羽——晉·陶潛《詠荊軻》起名:“高者更流涕,羽奏壯士驚。”刊含慷慨雄渾之意。
果行、育德——《周易·蒙》起名:“君子以果行育德”。
晨浩
佳姿——唐·陳子昂:“可憐瑤臺樹,灼灼佳人姿。”
陸離。《離騷》:“斑陸離其上下”。陸離:光輝燦爛的樣子。我們對于該詞的認知多來自于成語“光怪陸離”,意指色彩繁雜、變化多端。
擎蒼 (頂天立地,男兒本色)(出自宋代詩人蘇軾的《江城子`密州出獵》“…左牽黃,右擎蒼…”)
好聽的女寶寶名字大全
秀穎——南北朝·何遜《詠早梅》起名:“枝橫御秀露,花穎梧觀臺,”
柏涵
庭春、錦帆——南北朝·殷鍵《渡春草湖》“洞庭春溜滿,平湖錦帆張。”
爽秀——《新唐書·方技傳·李淳風》起名:“淳風動爽秀,通群書,明步天歷算。”“爽秀”含聰慧穎秀之意。
淑彤
歌妍——漢·樂府古辭《古妍歌》起名:“妍歌展妙聲,發曲吐令辭。”
艷雪——明·高啟《聽教坊舊妓郭芒卿弟子陳氏歌》起名:“鄉陛花驚飄艷雪,文梁風動委芳塵。”
錦紗——宋·蘇軾《詠檳榔》起名:“開花樹杪翻青籜,結子苞中皺錦紋。”
丹比——三國·阮籍《詠懷詩》起名:“比翼翱共翔,丹青著明誓。”
婉玗(婉寓意“和順、溫和”“玗“寓意“美好”)
凝盼——明·葉憲宜《鶯釵記·命潛》“千里覓人才,使我頗凝盼。”
雛嬌——清·孫源湘《名優伶》起名:“雛喉宛轉學出聲,嬌若處女清如鶯。”
靜香(文靜,象明朝時期的香妃一樣美麗,文雅,貞烈)
令璐
丹彩——三國·魏·何晏《景福賦》起名:“皓皓旰旰,丹彩煌煌。”
茹雪(茹,諧音如;全名意思是想雪一般純潔,善良)
健新——宋·惠洪《次韻履遭雨霽見月》起名:“雨洗詩魂健,梅梢月色新。”
天伊
童媛——梁文帝《采蓮賦》起名:“于時妖童媛女,蕩舟心許。”
水娟
淑宜
晟楠( 晟:光耀,熾熱 楠:堅固 (諧音勝男) )
婭楠(婭,諧音雅,文雅;楠只是名字好聽)
凝瑛——南北朝·庾肩吾《詠花雪》起名:“瑞雪墜堯年,因風入綺錢。飛花灑庭樹,凝瑛結井泉。”
霏霏——唐·孟郊《清東曲》起名:“櫻桃花參差,香雨紅霏霏。”
雯菡
云鬟——宋·蘇軾《凌虛臺》起名:“落日沖翠壁,暮云點煙鬟。”
明睿——《逸周書·謚法》起名:“聰明睿哲曰獻”。
茜璇
殷紅——唐·韓氏《題紅葉》起名:“殷勤謝紅葉,好去到人間。”
月嬋(比貂禪還漂亮美麗,比月光還溫柔)
入影——唐·無名氏《秋日懸清光》起名:“圓光含萬象,碎影入閑流。”
云潮——宋·賀鑄《河滿子》起名:“疏雨忽隨云斷,斜陽卻送潮回。”
俊芹
璟雯 璟:玉的光彩 雯:色彩斑斕的云,多用于人名
秀影 (秀麗身影 )
佑怡( 怡:好心情 )
若虛
金蟾——唐·令狐楚《八月十七夜書懷》起名:“金蟾著未出,玉樹悲稍破。”
良娣——《漢書——史丹傳》起名:“祖父恭有娣,武帝時為防太子良娣。”
云暖——明·陳子龍《天仙子》起名:“豆榮梢頭春雨瘦,云膩暖金燈下溜。”
雨嘉(雨,純潔;嘉,優秀)
紅菱——宋·陸游《歸云門》甑炊炮雨湖菱紫,篾絡迎霜野柿紅。
祥慧
倩嬌——明·蘅蕪室《再生緣》起名:“想著你一言一字皆都雅,微笑總情嬌。”
燕倩
美琳(美麗,善良,活潑)
霏羽 (這個挺不錯哦,讓人覺得很舒服!)
鑫蕾 鑫:財富
夢涵
寶寶起名溫馨提示:給寶寶起一個好名字是每一個父母最大的心愿之一,寶寶名字一旦起好就要用一輩子,所以寶寶起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寶寶起名一般要綜合考慮如下這些因素:五行八字、周易數理、生肖屬相、讀音字義等。太極魚起名網更多有趣的測試:姓名測試打分,寶寶起名
溫馨提示:本文部分內容來源于傳統民俗文化,僅供參考和娛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