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起名直接用一些漢語詞匯或者典故作為自己的名字,反映了中國文化內涵豐 富的又一鮮明特點。
漢語詞匯,特別是一些典故成語,經過歷史的發展演進,有了廣泛的引申義和豐富的象征意 義,體現出中國語言文字文化的特色。于是中國人,尤其是當代中國人有了一種根據自己的 姓 氏,或者直用其字,或者諧用其音,借詞意、典意起名的傾向,它使中國人名文化與中國語言文字文化的聯系更多了一道有趣的景觀。給屬狗寶寶起名,方法很多,從漢語詞典選擇意義美好的詞語,從中直接起名,這樣的名字簡單好記,比如,姓高的,可以起名為“高興”。
如借用詞語給屬狗寶寶起名:
劉暢(諧音“流暢”) 劉洋(諧音“留洋”)
姚望(諧音“遙望”) 潘峰(諧音“攀峰”)
唐正(諧音“堂正”) 姚遠(諧音“遙遠”)
如直用詞語給屬狗寶寶起名:
高峰、高興、高遠 萬里、萬千、萬山紅
遠征、遠方、遠近 康泰、康健、康樂
田野、田間、田中禾 成功、成城、成方圓
如精練成語給屬狗寶寶起名:
周而復(周而復始) 華而實(華而不實)
馬識途(老馬識途) 葉知秋(一葉知秋)
黃騰達(飛黃騰達) 鄭清源(正本清源)
冀開來(繼往開來) 邢成思(行成于思)
還有如借用典故給屬狗寶寶起名:
吳三省 (出自《荀子·勸學篇》:“吾日三省我身”)
李德鄰 (出自《論語》:“德不孤,必有鄰”)
王朝聞 (出自《論語》:“朝聞道,夕死可矣!”)
孟浩然 (出自《孟子》:“吾善養吾浩然之氣。”)
張中行 (出自《論語》:“汪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平!”)
朱自清 (出自《楚辭·卜居》:“寧靜潔正直以自清乎?”)
鄭板橋 (出自《楊柳枝》:“春江一曲柳千條,二十年前舊板橋。”)
周樹人 (出自《管子·權修》:“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 ,莫如樹人。”)
人名文化,是豐富的中國傳統文化的表現。 由于漢語言文字在表意、象形、諧音、隱喻等方 面的廣泛性和深刻性,使得中國人的漢語名字在傳意、抒懷、寄情等方面有了豐富的空間, 也使得中國人的名字更多了一些情趣、品位。一個人的名字,往往體現出一種文化修養的高 低,寄寓了人們追求的志趣方向。所以中國人的起名頗有學問,中國人起名也就難怪頗愛有 講究,頗多想象,頗費周折。
一個人的名字,既是個體生命的代稱,又是個體的個性特征和社會特征的象征。反過來說, 一個人的名字必然受到社會文化的影響,因為人都是社會的,文字既然是屬于社會,借助于 文字 的人的名字,它的意義的好壞,就必然與社會文化的影響分不開。一定時期的社會和一 定民族 的社會,都有屬于它的特定文化,人的名字體現出一種與當時社會的文化和當地民族的文化 難以隔離的聯系。首先,從人的命名談起,它本身就是一種文化行為,中國人的命名體現出中華民族傳統的道德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