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起名專家起名姓名測試免費算命簽名設計手機版 您好,歡迎光臨太極魚詩詞國學起名網!

周易六十四卦之“坤”卦解析

當前位置:太極魚起名網 > 周易起名大全 > 文章正文

周易六十四卦之“坤”卦解析

2016-6-8   太極魚起名網   

太極魚大師起名微信二維碼
大師本人微信:taijiyuqiming,添加微信咨詢大師起名或者智能軟件起名。

坤卦初六:履霜,堅冰至。
“履”《說文》:足所依也,古曰:履,今曰:鞋。引申為踐、踏。
“履霜,堅冰至”,行踐于霜,而知堅冰之日將至,比喻君子治事,必察于微小而能推知其顯著,明其理而知其事之所致,順而行之則趨利避害,終能有得。
“履霜,堅冰至”,“霜”者,陰之始現也,“冰”者陰之終著也。在霜之前,陰已勝陽而居強勢之地位,然人未見其征驗,非明哲之君子不能知,故有“先迷”之失,然君子者見“霜”而后知其理,故有“后順得!敝,見“霜”而動未為晚也!
此爻明“順”于道必及時而行,其方法為慎于始,察于微末。同時明“順”為“坤”德之首要。
《象》曰:“履霜,堅冰”陰始凝也,馴致其道,至堅冰也。
“履霜,堅冰”為省略寫法,應為“履霜而至于堅冰”。
“陰始凝”,“凝”《說文》:水堅也。陰之用開始顯著,使水為霜。
“馴致其道,至堅冰也”,“馴”《說文》:馬順也,引申為順服、順從。“霜”至于“冰”亦非一日能成。君子治事,能漸近于正,順以進則終能成。不失于禮則近于義,不失于義則近于道,是謂“馴致其道”。

周易-坤卦解析

坤卦六二:直方,大。不習,無不利。
“直”《說文》:正見也,即正視之意,與曲相對。解作正直。
“方”與圓相對,解作方正、有規矩。《禮記•深衣》“以直其政,方其義也!
《論語•子路》“葉公語孔子曰:吾黨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證之。孔子曰:吾黨之直者異于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备赣H偷羊而兒子舉證,孔子不以為“直”,而以中正于義為“直”。以孔子之言論可推之,“直”因人而異,因時而異。于子而言,父子之情高于君臣之義,故以父子之倫為準則,則“子為父隱”為子之“直”。由此可知“直”即行為中于義。“方”即行為方正,有禮節,講規矩。
“直”為不曲于正義!胺健睘檫M退有禮。“方”人之行為,可使人最終能“直”于正義。“直于義”往往依靠“方于行”,方能致成!爸鼻曳健睘榫又,中于義且言行有禮,即文質彬彬。
“直方,大”,君子之作為“直且方”,即君子中于義且言行有禮,如此可稱之為“大”。
“不習,無不利”,“習”當作“襲”其意為重復。《禮記•曲禮上》“卜筮不相襲”。
“不習”即“方而未直”或“直而未方”。“方而未直”者為進學之人,不明正義之所在,循禮漸進,其“直”可期。“直而未方”者,明正義之所在,言行未能循禮。二者皆為向善者,皆可進步于“直且方”,故曰“無不利”。
《論語先進》“子曰:先進于禮樂,野人也;后進于禮樂,君子也。如用之,則吾從先進。”譯文“孔子說:先在日常生活中全面深入踐行禮樂而后明白道義、事理的是普通百姓。先學習道義而后再有機會踐行禮樂的是當前君子一類的人。如果用這兩種方式來教化人,我遵從百姓的方式!
“方而未直”者即孔子所謂“先進于禮樂者,野人。”“直而未方”者即“后進于禮樂者,君子。”如果以此兩種途徑吸納所有修習道義者于其中,可使教化大行,道義興盛,故“無不利”。
此爻明“坤”道應中于義且能行為有禮,君子行教化民應當效法之。
《象》曰:六二之動,直以方也。“不習無不利”地道光也。
“六二之動”,言地之動也,比作君子之作為。
“直以方”即“以直而方”,地之動,中于道且行為有則、有序。君子之動,貞于道而有禮、有節。“直以方”,“直”而后“方”。
“地道光”,“地之道”即中正有節!暗氐拦狻奔词廊嘶颉爸倍健被颉胺蕉薄,最終皆能致于中正有節,故曰“地道光”。

坤卦六三:含章可貞;驈耐跏,無成有終。
“章”應為“彰”,“彰”《說文》:文彰也,紋彩,引申為文采。
“含章”,蘊含文采。以地而言具“山、澤、陸、林”之形態為地之“章”。以君子而言具“溫、良、恭儉、讓”之品格為君子之“章”!昂隆庇小昂竦隆敝。
“可貞”,可以行其義。地之“可貞”在于可順于天而承載萬物。君子之“可貞”順于道而弘道化民!昂隆睘橄葲Q條件,而后可從義!翱韶憽奔纯尚小拜d物”之用。
“或從王事”,“或”不必之辭,君子“含章”若不逢時,則“安貞”守道,逢其時則“從事于王事”!巴跏隆闭撸春氲阑瘛
“無成”,教民有成,道義光大,為“有成”,“無成”則反之!墩撜Z•子路》“子曰:茍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有終”,雖于事或“無成”,但于君子修德而言為有得,故為“有終”。寓意“厚德”是“載物”之基礎。
此爻明修養自身道德,才能治事,承擔其道義。同時要積極進取,謀求弘道化民。
《象》曰:“含章可貞”以時發也。“或從王事”知光大也。
“以時發”,待時而發也。君子德智具備,待時機可以踐行道義。即先“厚德”,待時機可以“載物”。
“知光大也”,“王事”為教化之大者,可光大道義。君子應時刻謹記弘道化民之職責,力行教民化民之事。換言之君子厚德應當積極謀求“載物”。

坤卦六四:括囊,無咎。無譽。
“括”《說文》:束也,即捆扎。
“囊”《說文》:橐(tuó)也,二字互訓,即袋子、口袋。一說二者乃大小之別,“橐”大而“囊”小,一說二者乃有底無底之別,“橐”無底,“囊”有底!痘茨献•本經訓》“鼓橐吹埵(duǒ),以銷銅鐵。”《詩經•小雅•公劉》“乃裹公侯糧,于橐于囊。”《道德經》“天地之間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鼓橐吹埵”,“埵”鼓風箱之風管,則“橐”為鼓風之皮袋,依據其鼓風原理當有兩個口,一為出風口,一為進風口。
考“龠”為竹管樂器,其口亦有兩類,一吹氣口,一出氣口,“橐”與“龠”并用,可證其形制相仿,亦可證“橐”為兩端開口。
“乃裹公侯糧”其中“公侯糧”即干糧,既然用來裝“干糧”所以“橐”與“囊”皆不會太大,其體量亦相仿,不存在大小之別。由以上推之,“囊”應為有底之口袋!伴摇睉獮閮啥碎_口之口袋。
“括囊”即捆扎口袋之口,使其內物不出。此處以“囊”喻人,人之言行為“囊”中之物,括約人之言行,即君子慎言慎行以治事,此爻呼應“履霜”之意,皆有警戒謹慎之意!墩撜Z•子張》“子貢曰:君子一言以為知,一言以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币痪湓捑涂梢圆熘又髦桥c否,所以說話要小心謹慎。《論語•為政》“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余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余則寡悔!倍嗦犅,有疑問的保留,小心說沒有疑問的,則可少犯錯。多見識有風險的別干,謹慎干沒有風險的,則少后悔。君子以言行治事,欲不失于正,則須慎言慎行。
“無咎”,“括囊”非不言不行,為慎言慎行,不當之言,不當之行“括”之。言須及于義,行須于中于義!盁o咎”即無過失、錯尤。
“無譽”,“無”通“勿”。“譽”通“豫”,此處解作逸豫、安舒!秴问洗呵孝行》“人主存,則名章榮,下服聽,天下譽!薄盁o豫”即“勿豫”,不能放佚,不能安于逸豫。
此爻明君子治事必時刻保持敬慎之心,如此可保無咎。安于逸豫,則必有失。
《象》曰:“括囊,無咎”慎不害也。
“害”《說文》:傷也。“慎不害”慎言行則不傷于自身,不害于事成。

坤卦六五:黃裳,元吉。
“黃”《說文》:地之色,古代五正色,青、赤、黃、白、黑,其它雜色。青在東,于時屬春;赤在南,于時屬夏;白在西,于時屬秋;黑在北,于時屬冬;黃在中,于時屬夏秋之交,陰陽變化之際!抖Y記•月令》天子春“衣青衣”,夏“衣朱衣”,秋“衣白衣”,冬“衣黑衣”,于秋夏之交“衣黃衣”。古人以黃色為五色之中,以空間而言亦在東西南北之中。
“裳”《說文》:下裙也!耙隆薄墩f文》:依也,上曰衣,下曰裳。夏商周時期,將衣、裳分為兩部分,著于上身曰衣,著于下身曰裳。古衣長多至膝蓋,衣之后裾或長至足部。裳,其先由前后兩塊布幅,系于腰間,后演變為今日之裙。下裳穿著時前幅先系于腰間,后幅再系于前幅之外,前后兩幅扣合,裳下沿略高于腳踝。古人無今人之長褲,用較窄之布纏繞于腿上,由足至膝斜纏,或有數層之多,稱窄布為“邪幅”。
《禮記•玉藻》“無君者不貳采,衣色正,裳間色,非列采不入公門”!盁o君者”離開國邦者,“不貳采”衣與裳不能是不同顏色,“衣正色”衣必須用“青,赤,黃,白,黑”五正色,“裳間色”裳可雜色。“非列采”即非衣裳顏色有別,即衣與裳必須不同色!叭牍T”入政府機構,即不得從事公事。
以上考之,衣裳別色乃重其紋彩,君子從事于公務,亦重其“文”。“衣裳”為君子“文”之表征,比喻君子之文采,君子須具文采方能從“王事”。
君子之文采“溫、良、恭、儉、讓,寬、儼、惠、敏、信”,地之文采“山、澤、陸、林”。君子以文采而交接人,地以文采養鳥獸蟲魚,君子具文采能化兆民,以成就愛人之德,地具文采能養眾生,以成就載物之德。
“黃裳”,裳在下,非衣服之主也。黃在中,可配“青赤白黑”而成“文”。“黃裳”可配“青衣”、“赤衣”、“白衣”、“黑衣”。“黃裳”取義“黃在中、裳在下”而能隨時義配四色衣。比喻君子“守中道,持謙卑”而能隨時義,以成其文采。“守中道,持謙卑”君子文之質也。
“元吉”,“元”者,為始,為根本。君子“守中道,持謙卑”,以此行事,配合時義則治事易有功,故為根本之吉,為“元吉”。
此爻明君子行為貴在“中”。坤在乾與萬物之中,順乾而載物,坤必須能和合二者,方能成其功,故坤之“文”,即坤之行為態度必須“在中”。
《象》曰:“黃裳元吉”文在中也。
“文在中也”,“中”中道也,上順于道,下得于人,為“在中”。君子欲成“載物”之功必有其“文”,其“文”必順于上而和于下!包S裳”即為“文中”之象征。

坤卦上六,龍戰于野,其血玄黃。
“野”《爾雅》:邑外謂之郊,郊外謂之牧,牧外謂之野,野外謂之林,林外謂之坰(jiong)。邑,指國都,國都以外每十里分界,依次稱“郊,牧,野,林,坰”!墩f文》解釋“野”為“郊外”乃籠統而言。
“戰”《說文》:鬬(dou)也。
“鬬”《說文》:遇也。
“鬥”《說文》:兩士相對,兵杖在后,象鬥之形。即爭斗之斗。今天“鬬、鬥”皆簡化為“斗”!棒`”作“遇”解,有兩相接合之意,“鬬畸眼”即“斗雞眼”,鬬,為兩瞳孔相對,畸,意思為偏差、偏斜,瞳孔不正!蹲筠D•莊公十一年》“凡師,敵未陳曰敗某師,皆陳曰戰。”凡軍隊交戰,敵人未擺開陣勢將其打敗叫做“敗某師”,雙方皆擺好陣勢叫做“戰”。以上推之,“戰”有相接而后爭斗之意。
“龍戰于野”即“二龍戰于野”,一為得時義之龍,一為失時義之“亢龍”。“亢龍”居位不退,故與得時義之龍爭斗!耙啊痹⒁獾脮r義之龍出于“淵”而漸進于上!翱糊垺笔r義,故必敗。
“龍戰于野”,寓意“坤”德者,懈怠于時義,則必與順應時義者沖突,終究被替代。
“其血玄黃”,“玄”《說文》:黑而有赤色為玄,泛指黑色。“玄黃”即黑與黃。一龍之血為玄色,一龍之血為黃色。黑色為北方之色,代表正義衰微之色。黃色為中央之色,代表中正之色。玄龍比作失時義者,黃龍比作在中正者,二龍相爭,即正邪之爭,正必勝邪。
“玄黃”歧解甚多,于此證明之。《尚書武成》“惟其士女,篚厥玄黃,昭我周王!弊g文“那里的男男女女,用他們的竹筐裝著黑色與黃色的絲帛來晉見周王,以此來顯揚周王的中正之德!贝藙t故事講武王伐紂成功,人民表達敬愛之情,以黑色與黃色的布帛作為晉見之禮,昭示武王以中正驅逐不義之功績。其用詞為“昭”,即是以“玄黃”昭示武王為戰勝不義之中正者。
“玄黃”《爾雅》:病也,并非指身體病變,而是指精神有問題,如膽怯、慌張等。《詩周南卷耳》“陟(zhi)彼高崗,我馬玄黃。”譯文“登上高高的山脊,我的馬神態緊張!瘪R身臨險境必然緊張,故此處“玄黃”應為緊張之意。緊張為“玄黃”引申意,“玄黃”之象征意義為:以中正之德征于不德、不義。于馬而言從命為中正,恐懼不前為不義,從命犯險故為“玄黃”。
由上可證“玄黃”為中正與不義之象征。
“龍戰于野,其血玄黃”,中正者與失時義者沖突,身皆受傷。
此爻明君子治事,不可自得,明察時義,不懈進取。慢于時義,必被淘汰,居功自恃,災必逮夫身矣!
《象》曰:“龍戰于野”其道窮也。
“其道窮也”,慢于時義者道窮。
(部分來源于網絡)

太極魚起名算命網www.45636.cn),專業團隊打造最優秀的起名、算命門戶。目前開發的姓名測試打分,智能起名/改名,八字喜用神查詢,康熙字典起名,萬年歷,八字算命,八字排盤,六爻算命,周公解夢,情侶配對,星座、生肖分析,抽簽卜卦,號碼吉兇等功能和服務,贏得了用戶的口碑和贊譽。太極魚,專業成就品質,是您身邊的起名、算命專家!請記住我們的網址是:www.45636.cn



溫馨提示:本文部分內容來源于傳統民俗文化,僅供參考和娛樂。

(C)2010 - 2025 太極魚起名算命網 www.45636.cn - 關于太極魚 - 服務條款 - 合作聯系 - 網站地圖

太極魚,為太極圖案中相互環抱的陰陽魚,主陰陽相互相生,相輔相融。本站致力打造最專業的起名、算命門戶網站。

聲明:本系統來源于中國民俗學的一些測算方法,并非科學研究成果,僅供休閑娛樂,請勿迷信,按此操作一切后果自負!

渝ICP備19015303號-1,渝公網安備 5001010200064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