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起名:23點以后出生的寶寶農歷算第二天。很多朋友可能不理解,本文就這個問題給大家做個簡單的解釋。為什么23點(晚上11點)后,就是農歷的第二天?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看看什么是十二時辰:古人把一晝夜劃分成十二個時段,每一個時段叫一個時辰。十二時辰既可以指一天,也可以指任何一個時辰。十二時辰是古人根據一日間太陽出沒的自然規律、天色的變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產活動、生活習慣而歸納總結、獨創于世的。十二時辰分別是: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

十二時辰制。西周時就已使用。漢代命名為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來表示,以夜半二十三點至一點為子時,一至三點為丑時,三至五點為寅時,依次遞推。十二時由十二個特定的時間名詞構成。人們可以從先秦的古籍中溯尋出這些詞語的淵源。漢代之前,這些稱謂多有不同,直到漢代太初年間,中國實行了太初歷,“其以一日分十二時,而以干支為紀。”(趙翼《陔余叢考》卷34)才基本定型定名①。十二時表時獨特、歷史悠久,是中華民族對人類天文歷法的一大杰出貢獻,也是中國燦爛的文化瑰寶之一。十二時的第一個時辰,就叫“夜半”。人們最早把“夜半”作為時間名詞來使用的例子,見于《左傳·哀公十六年》:“醉而送之,夜半而遣之。”
十二時辰和24小時制對照:
【子時】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時辰的第一個時辰。(23時至01時)。
【丑時】雞鳴,又名荒雞:十二時辰的第二個時辰。(01時至03時)。
【寅時】平旦,又稱黎明、早晨、日旦等:時是夜與日的交替之際。(03時至05時)。
【卯時】日出,又名日始、破曉、旭日等:指太陽剛剛露臉,冉冉初升的那段時間。(05時至07時)。
【辰時】食時,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時也就是吃早飯時間,(07時至09時)。
【巳時】隅中,又名日禺等:臨近中午的時候稱為隅中。(09 時至11時)。
【午時】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11時至13時)。
【未時】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陽偏西為日跌。(13時至15時)。
【申時】哺時,又名日鋪、夕食等:(15時至17時)。
【酉時】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為太陽落山的時候。(17時至19時)。
【戌時】黃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時太陽已經落山,天將黑未黑。天地昏黃,萬物朦朧,故稱黃昏。(19時至21時)。
【亥時】人定,又名定昏等定,又名定昏等:此時夜色已深,人們也已經停止活動,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靜。(21時至23時)。
從上面的時辰和24小時制的對照表可以看出,古時候一天開始的子時(23點到凌晨1點)橫跨了現在意義上的2天(當天的23點和第二天的1點)。從這里就很容易看出,在古時候23點后,就算子時了,新的一天也就開始了。那么23點之后,就算農歷第二天了。這一點在寶寶起名的時候非常重要,如果這個基本的概念都沒搞清楚,算出來的八字就不準確了。太極魚智能起名,姓名測試,八字算命等工具都為您考慮到這一點,在起名的時候你可以放心使用。舉個例子,公歷2014.8.28 23:15出生的寶寶,其對應的農歷以及八字應該是:
生辰八字分析結果 |
公 歷 |
2014年 |
8月 |
28日 |
23點15分 |
農 歷 |
甲午年 |
八月 |
初五 |
子時 |
八 字 |
甲午 |
壬申 |
壬申 |
庚子 |
五 行 |
木火 |
水金 |
水金 |
金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