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最為流行的生辰八字起名,是以五行為基礎的。在搞清楚八字起名之前,有必要弄清楚五行的基本概念和相關知識。五行學說最早出現在黃老、道家學說中,旨在描述事物的運動形式以及轉化關系。五行學說是我國古代的物質組成學說,與西方古代的地、水、火、風四元素學說類似,是集哲學、占卜算命、歷法、中醫學、社會學等諸多學于一身的理論。
五行系指古人把宇宙萬物劃分為五種性質的事物,也即分成木、火、土、金、水五大類,并叫它們為“五行”。早見《尚書·洪范》記載:“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彎曲,舒張),金曰從革(成分致密,善分割),土愛稼穡(意指播種收獲)。潤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從革作辛,稼穡作甘。”這里不但將宇宙萬物進行了分類,而且對每類的性質與特征都做了界定。后人根據對五行的認識,又創造了五行相生相克理論,這個理論主要體現在“五行生克”定律上面。
相生,是指兩類屬性不同的事物之間存在相互幫助,相互促進的關系;具體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則與相生相反,是指兩類不同屬五行性事物間之關系是相互克制的;具體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五行相生相克關系
五行相生:木→火→土→金→水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木生火:木干暖生火;
火生土:火焚木生土;
土生金:土藏礦生金;
金生水:金銷熔生水;
水生木:水潤澤生木。
五行相克:金→木→土→水→火(物極必反)
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剛勝柔,故金勝木;因為刀具可砍伐樹木;(兵器、剪刀不宜放床頭)
專勝散,故木勝土;因為木樁可插進土里;木材
實勝虛,故土勝水;因為堤壩可阻止水流;石料
眾勝寡,故水勝火;因為大水可熄滅火焰;泉水
精勝堅,故火勝金;因為烈火可熔化金屬。
看似相克,其實是相生,木克土生火,水克火。(冰)亥克水。
五行對應關系
天干與五行、方位的關系:
甲為棟梁之木,東方。乙為花果之木,東方。
丙為太陽之火,南方。丁為燈燭之火,南方。
戊為城墻之土,中方。己為田園之土,中方。
庚為斧鉞之金,西方。辛為首飾之金,西方。
壬為江河之水,北方。癸為雨滴之水,北方。
五行與地支的對應關系:
(1)地支三合:
子(鼠)、辰(龍)、申(猴)合水局;巳(蛇)、酉(雞)、丑(牛)合金局;
寅(虎)、午(馬)、戌(犬)合火局;亥(豬)、卯(兔)、未(羊)合木局。
(2)地支六合:
子(鼠)與丑(牛)相合化土,寅(虎)與亥(豬)相合化木,
卯(兔)與戌(犬)相合化火,辰(龍)與酉(雞)相合化金,
巳(蛇)與申(猴)相合化水,午(馬)與未(羊)相合化日月。
(3)地支與五行、方位的關系:
子(鼠)屬陽水,北方;亥(豬)屬陰水,北方。
寅(虎)屬陽木,東方;卯(兔)屬陰木,東方。
巳(蛇)屬陽火,南方;午(馬)屬陰火,南方。
申(猴)屬陽金,西方;酉(雞)屬陰金,西方。
辰(龍)、戌(犬)屬陽土,中方;
丑(牛)、未(羊)屬陰土,中方。
五行與方位、天干、顏色、神獸的關系:
木:東方:甲乙:綠色:青龍
金:西方:庚辛:白色:白虎
火:南方:丙丁:紅色:朱雀
水:北方:壬癸:黑色:玄武
土:中央:戊己:黃色:黃麟
五行與八卦的對應關系
金---乾、兌: 乾為天,兌為澤;
火---離: 離為火;
木---震、巽: 震為雷,巽為風;
水---坎: 坎為水;
土---艮、坤: 艮為山,坤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