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離騷》(點擊鏈接可以查看原文)是戰國詩人屈原創作的文學作品。“離騷”,東漢王逸釋為:“離,別也;騷,愁也。”《離騷》以理想與現實的沖突為主線,以花草禽鳥的比興和瑰奇迷幻的“求女”神境作象征,借助于自傳性回憶中的情感激蕩,和復沓紛至、倏生倏滅的幻境交替展開全詩。作品傾訴了對楚國命運和人民生活的關心,“哀民生之多艱”,嘆奸佞之當道。主張“舉賢而授能”,“循繩墨而不頗”。提出“皇天無私阿”,對天命論進行批判。作品中大量的比喻和豐富的想像,表現出積極浪漫主義精神,并開創了中國文學上的“騷”體詩歌形式,對后世有深遠影響。有東漢王逸《楚辭章句》、南宋朱熹《楚辭集注》、清代戴震《屈原賦注》等注本。
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戰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羋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則,字靈均。約公元前340年出生于楚國丹陽(今湖北秭歸,另說今南陽西峽),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屈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被譽為“中華詩祖”、“辭賦之祖”。他是“楚辭”的創立者和代表作者,開辟了“香草美人”的傳統。屈原的出現,標志著中國詩歌進入了一個由集體歌唱到個人獨創的新時代。
屈原也是楚國重要的政治家,早年受楚懷王信任,任左徒、三閭大夫,兼管內政外交大事。 吳起之后,在楚國另一個主張變法的就是屈原。他提倡“美政”,主張對內舉賢任能,修明法度,對外力主聯齊抗秦。因遭貴族排擠毀謗,被先后流放至漢北和沅湘流域。
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屈原悲憤交加,懷石自沉于汨羅江,以身殉國。1953年是屈原逝世2230周年,世界和平理事會通過決議,確定屈原為當年紀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從《離騷》看屈原名字的來歷
屈原所作的《離騷》中其實對自己名字怎么來的,以及名字的含義都有說明,請看《離騷》相關內容:
《離騷》原文:
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攝提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覽揆余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
紛吾既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
汨余若將不及兮,恐年歲之不吾與。
朝搴阰之木蘭兮,夕攬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
原文中黑體字部分其實是關于自己身世,名字來歷的具體說明,翻譯成現代文就是這個意思:
太極魚詩詞起名譯文:
我是古帝高陽氏的子孫,我已去世的父親字伯庸。
歲星在寅那年的孟春月,正當庚寅日那天我降生。
父親仔細揣測我的生辰,于是賜給我相應的美名:
父親把我的名取為正則,同時把我的字叫作靈均。
天賦給我很多良好素質,我不斷加強自己的修養。
我把江離芷草披在肩上,把秋蘭結成索佩掛身旁。
光陰似箭我好像跟不上,歲月不等待人令我心慌。
早晨我在大坡采集木蘭,傍晚在小洲中摘取宿莽。
時光迅速逝去不能久留,四季更相代謝變化有常。
看到沒有,紅色字體部分就是關于起名的來歷。大概意思是說,父親根據我的生辰,給我起了一個美名。父親給我名取為“正則”,字叫做“靈均”。古時候,名和字是分開的,所以這里分別說到了“名”和“字”。由此看來,2000多年前的古人起名也是要看生辰信息的,根據寶寶出生的生辰信息,再結合對孩子的一些美好祝愿起名。這樣的起名方式,和太極魚智能起名網目前的起名方式完全一樣。
太極魚智能起名取名介紹:
太極魚起名網開發的智能取名系統,是目前互聯網上最專業、最好用的起名網,讓您輕松起出吉祥的好名字。主要功能包括:結合起名者先天的生辰信息分析五行八字,在名字中彌補八字不足。同時還要結合名字的周易五格數理,使得名字數理大吉。 在滿足五行、五格的同時,著重考慮名字的讀音、字義、字形特征,給出完美的名字組合,幫助起名者快速起出自己滿意且五行、五格高分的吉祥名字。最后,每個名字都有詳細的名字分析,幫助起名者深刻了解名字內涵。
起名網智能取名流程:
起名第一步:輸入起名者基本信息,比如姓氏、性別(男孩、女孩)、生日等信息;
起名第二步:分析起名信息,給出生辰八字喜用神,姓氏起源等;
起名第三步:結合第二步分析結果,給出候選起名用字或者候選名字供起名者選擇;
起名第四步:起名者起到喜歡的名字,查看名字詳細解釋;
幾千年過去了我們的姓名文化和起名傳統其實并沒有變,只不過現在由于交流的需要,名字變得簡單了一些。但起名的原則、方法、以及父母對寶寶名字的寓意這些變化不大。太極魚正是為了更好的傳承姓名文化,給大家提供一個好的起名工具,輔助您給寶寶起一個富含文化和傳統的吉祥名字。太極魚智能起名工具地址:http://qiming.taijiyu.net/